燃油车天塌了?工信部:油耗将实施新标准!2026年1月1日实施!
工信部发布的《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》征求意见稿,一时间流言四起,“燃油车末日将至”“油车即将绝迹” 等说法甚嚣尘上。
有传言说"燃油车要凉凉了"、"以后买不到油车了"但事实真有这么严峻吗?今儿个咱就来深度剖析一下这个新规,还原事情真相。
新规具体要求啥?
工信部拟定于 2026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此项新规,对燃油车油耗划分了三个严格等级:
-
整备质量小于1.09吨的车:百公里油耗需控制在2.57L
-
整备质量在1.09-2.51吨之间的车:百公里油耗不能超过3.3L
-
整备质量大于2.51吨的车:百公里油耗上限为4.7L
初看这些数值,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样,内心直呼 “这怎么可能?”
咱普通家用车百公里油耗3.3L?就拿咱们常见的家用SUV,比如哈弗 H6、长安CS75来说,它们的百公里油耗通常在7-8L左右,与新规要求的 3.3L 相比,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。
电动车也有新标准
有趣的是,这次征求意见稿并非只针对燃油车,电动车也迎来了新标准:
-
小型电车(整备质量<1.09吨):百公里电耗需控制在10.1kWh
-
中型电车(整备质量:1.09-2.71吨):百公里电耗不超过13.92kWh
-
大型电车(整备质量>2.71吨):百公里电耗需在19.1kWh以内
一对比就能发现,相较于燃油车,电动车的标准确实宽松不少。
就像小米SU7,整备质量1.98吨,官方百公里电耗12.3kWh,轻松符合要求。
如此鲜明的差别,让人感觉工信部这是在 “倒逼” 车企加速向新能源转型。
别慌!这事没那么吓人
虽然标准看起来苛刻得离谱,但这事真没那么可怕,原因有几点:
1. 还在征求意见阶段
目前这只是草案,最终版本大概率会有所调整。即便按现在这个版本通过,车企也还有 3 年的缓冲期来适应。
2. 针对的是新车型
2026 年之后,咱们手头现有的燃油车依旧能正常使用,该政策仅对新上市车型进行约束。所以大家现在开的车,完全不受影响,放心大胆地开。
3. 这是对车企的要求
若车企生产的车型不符合标准,将会面临罚款,这一政策的核心目的是促使车企转型升级,提升技术水平。对咱们普通消费者而言,并没有直接的惩罚措施。
这背后是啥信号?
可见,工信部此举,本质上是在加速能源转型的进程。
看看这些标准就不难理解,燃油车想要达标近乎于不可能,而电动车相对达标轻松许多。
这明显是通过政策手段,推动整个汽车产业链朝着新能源方向大步迈进。
从宏观趋势来看,油价持续攀升,环保压力与日俱增,汽车电动化确实是未来的必然走向。
不过在我看来,单纯依靠政策 “一刀切” 并不现实,技术的进步以及市场的实际需求,才是推动行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。
对车主有啥影响?
短期内影响不大,长期来看:
-
燃油车可能会越来越稀缺,在未来几年,说不定会像 “珍稀动物” 一般
-
混动车型会成为过渡产品,特别是插电混动车型,会受到更多关注
-
二手燃油车市场可能出现波动,部分车型的保值率也许会有所上升
-
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速度会加快
有料哥的建议
如果您已经是车主,或者正准备购车,不妨参考以下建议:
-
千万别着急卖掉手里的燃油车,现有车辆不受该政策的影响
-
打算购买燃油车的朋友无需慌张,这标准还未最终确定,而且就算实施也是 2026 年以后的事儿了。
-
对新能源汽车还有顾虑的朋友,可以考虑混动车型,其技术相对成熟,既能享受燃油车的便利性,又能降低油耗。
最重要的是,无论政策如何变化,选择符合自己实际需求的车才是关键。
千万别盲目跟风,也别因为政策变动而做出不理智的决定。